提早1小时上床睡觉 罹患忧郁症风险降23%

提早1小时上床睡觉 罹患忧郁症风险降23%

(优活健康网新闻部/综合报导)前阵子各公司及学校因新冠肺炎采取居家防疫措施,不仅改变我们的工作与学习模式,也影响了生活习惯,许多人甚至作息日夜颠倒,养成晚睡的习惯。现在陆续回归职场、学校的规律作息,是不是作息仍紊乱、感到有很大的压力、也影响了情绪?根据2021年5月发表于《美国医学会精神医学期刊》的一项研究指出,改变睡眠时型,提早一小时上床睡觉,可大大降低罹患重度忧郁症的风险。

该研究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等校学者合作进行,受访者平均睡眠中点是凌晨3点,意味著于晚上11点就寝,并在早上6点起床。结果发现,睡眠中点每提早一小时,罹患重度忧郁症的风险就会降低23%,举例来说如果一个通常在凌晨1点上床睡觉的人,改为在午夜12点就寝并保持相同的睡眠时间,风险就可以降低23%;若就寝时间再提早于晚上11点,更可减少约40%的风险。

长庚医院精神科医师刘嘉逸说明,忧郁与失眠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忧郁症个案通常有睡眠障碍,除少部分人是嗜睡外,大多呈现失眠症状,而“早醒”更为评估忧郁症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当睡眠不佳时会造成身心的危害,甚至会导致情绪不稳、易怒,因此失眠可视为忧郁症的危险因子。

每个人内在生理周期与外在日夜周期本来是有对应的,大脑内会分泌一种为褪黑激素的荷尔蒙,当太阳下山,眼睛感受不到阳光时,褪黑激素会逐渐升高,在半夜2~3点时达到最高点,随著早上天亮降低,直到晚上8点又开始分泌,让人产生睡意。但在灯照的发明及3C产品使用频率升高的情况下,睡眠时间往后移,进而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出现彻夜难眠、精神不振或忧郁等困扰。刘嘉逸建议,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不熬夜尽量于11点前就寝,不仅降低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对于身心状态也是有助益。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叶雅馨说明,如果已经晚睡一段时间,想将就寝时间提早,可以有一些动作:

1.设闹钟,预计就寝时间的半小时或15分钟前提醒“该睡了”。

2.不再看手机或电视,可以听放松的音乐或拿本书看。

3.倒杯水放在床边桌上,如不想睡也没关系,继续躺在床上闭著眼睛。

4.预定睡的时间一到,就关灯或只留一盏小灯。

叶雅馨表示,习惯养成通常要一段时间,所以可允许自己有三天到一星期的时间,去适应及调整。尽量让白天保持明亮、夜晚则维持黑暗,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晚上把电子设备调暗。

如果家里有就学的孩子,想协助他调整睡眠时间或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叶雅馨提醒可以注意:

1.晚餐不要吃太多甜食

2.睡觉时不要有电视干扰声或亮灯

3.手机不要放床上或旁边。

4.对孩子有所要求是必要的,但也必须有增强鼓励的方式,例如上学日按照规矩早睡,周末时可以做他喜欢的事(上网时间延长1小时、允许玩桌游或吃喜欢的食物点心等)。

当然,要养成早睡习惯前,最好和孩子先沟通,一起建立约定。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Thursday, 07 October 2021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