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位皇帝住这里 养心殿迄今历经近500年
- 登载于 中国万象
今年正值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北京故宫党委书记都海江近日透露,闭门修缮了10年的养心殿,今年将重新开放。养心殿于明代嘉靖年兴建,迄今历经近500年;一直到溥仪出宫,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这里。
《澎湃新闻》报导,2015年10月,养心殿开始闭门谢客,开启百余年来的首次大修。修缮伊始,北京故宫就明确了三大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资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在修缮过程中进行古建筑传统修缮技艺传承。
养心殿是紫禁城里著名的建筑之一,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是一组红墙围护的独立院落。养心殿的建筑风格独特,为“工”字形建筑,分前后两殿,前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接见臣工的地方,后殿则是皇帝的寝宫?。

第一位在养心殿居住的皇帝是万历皇帝。康熙时期的养心殿开始显现多功能属性,康熙不仅在养心殿居住,还在这里设立了造办处。后来,雍正帝将皇帝的寝宫搬到了养心殿,养心殿才正式取代乾清宫。
养心殿的特点是政寝合一,从雍正时期开始,这里既是皇帝理政的办公室,又是皇帝生活起居、读书学习的寝宫。一直到1912年,隆裕皇太后带著年仅6岁的溥仪在养心殿签订了退位诏书,溥仪出宫。至此,清代共有8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

养心殿有不少珍贵文物,例如,皇帝宝座上悬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匾。东侧的“东暖阁”内设宝座,向西,这里曾是慈禧、慈安垂廉听政的地方。西侧的西暖阁上悬雍正亲笔“勤政亲贤”纸匾;此外,室内还挂有乾隆御题诗屏和《养心殿四箴序》等文物。

西暖阁的三希堂最著名的,是曾经藏有三件国宝级名迹: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三希堂”匾是乾隆亲笔御书,“三希”二字,不仅是对书房内藏品的赞美,也是乾隆自身修养和治国理念的体现。
Last modified onMonday, 17 March 2025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