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总欢迎2026年财政预算案 促简化融资程序与扩大中小企业税务优惠

  • 登载于 大马

(吉隆坡11日讯)中总欢迎首相兼财政部长所宣布之 2026 年财政预算案,秉持适度扩张的立场。此预算案着重强化韧性及包容性增长、加速高增长高价值投资、持续推进改革及长效可持续发展,与"昌明经济框架"及"第十三大马计划(2026-2030)"保持高度契合。

我们认为,这是一份兼具应变能力与发展导向的预算案,既缓解民众生活成本压力,又助力工商界应对全球挑战。其关键举措包括:扩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计划、加强半导体与蓝绿经济领域的高价值投资、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加速科技应用与研发、特别是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国内直接投资,并推动区域发展——包括柔佛 - 新加坡经济特区和在柔佛、马六甲、森美兰及砂拉越设立特别旅游投资区。

从预算案内容看来,政府持续致力于财政可持续发展目标,2026 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预计从 2025 年的 3.8%降至 3.5%,这标志着自 2021 年(6.4%)以来连续第五年实现稳步降低。 拿督吴逸平表示中总欣慰的是,本次财政预算案并未提出新的税务措施,以免在全球经济持续不确定的背景下,进一步加重已受高营运成本及疲弱市场需求所困的负担。

中总乐见政府在预算案中,采纳了中总提呈的部分建议,包括市场发展基金、绿色能源、农业投资、房地产领域,以及加速折旧津贴(ACA)等方面。尽管中总欢迎市场发展基金增至 6,000 万令吉的举措,我们建议对出口增长显著的中小微企业实行特殊税率。

随着该拨款额度的提升,中总仍希望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能考虑中总的建议,即将企业终身申请上限提高至 50 万令吉,其中国际展销会单次申请限额增至 3.5 万令吉,本地展销会单次限额提高至 1 万令吉。

当中当然也有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这项预算案并未提高中小企业享有 15%优惠公司税率的应课税收入门槛(目前仅适用于首 RM150,000 的应课税收入)。若能适当提高低税率的应课税收入门槛,不仅有助于减轻中小企业的财政负担,也能让企业节省更多资金,以用于业务再投资和扩张。

在推动国内直接投资(DDI)方面,我们肯定政府拨出 500 亿令吉(2025 年预算案为 400 亿令吉,用于微中小企业(MSMEs)的发展,包括低息贷款、微型融资及信用担保(SJPP)等措施。然而,要确保这些措施发挥应有效益,政府必须大幅简化申请、评估与审批程序,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资金发放速度,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受惠。我们建议将豁免印花税的微型融资贷款上限从 RM50,000 提高至 RM100,000 –RM200,000,以更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中总也欢迎政府拨出超过 7 亿令吉,用于推动旅游业发展,以迎接 “2026 大马旅游年”。相关措施包括为旅游场所的装修及提升工程、旅游营运商,以及举办会议和展览的公司、机构或协会提供税务优惠。拿督吴指出,有效的旅游政策必须建立在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基础上,并与私营领域及地方社区携手配合,才能实现可持续且蓬勃的旅游生态。在人力资源政策方面,尽管预算案提议将雇佣合约印花税豁免的月薪门槛提高至 RM3,000,但仍低于中总所建议的 RM10,000。

此外,预算案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TVET)再次拨款 RM79 亿。虽然总额庞大,但目前在课程设计质量与教学实施方式上仍存在不足,包括讲师素质及软技能培养等问题。同时,在设施升级、现代设备购置及吸引高素质讲师等关键领域的专项拨款仍显不足,这些都是亟需政府进一步关注与改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