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缘何成为 “亚洲水塔” ?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缘何被称为“亚洲水塔”?随着全球变暖,“亚洲水塔”出现了哪些变化?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守护“亚洲水塔”?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沈永平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进行解读。 14 0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沙县小吃 “出海” 势头旺 在法国巴黎,福建福州人翁丽玉经营的沙县小吃店经常满座,店内销售的拌面、扁肉、蒸饺和炖罐等菜品受到食客们的欢迎。翁丽玉在接受连线采访时说:“沙县小吃和法式快餐模式相似,比较容易普及。” 13 0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湖南安仁农家百年老手艺 铺就乡村振兴 “粉” 红大道 煮浆、牵粉、晒粉、切丝、晾晒……入冬以来,走进湖南郴州安仁县华王乡的农家小院,时常可以看到家家户户分工合作制作手工红薯粉的忙碌现场。 13 0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微笑的江豚 从四千年前 “游” 来 江豚,又名“江猪”“海猪子”,是生活在长江里的生灵。它全身铅灰色或者灰白色,嘴角微微弯起,好似面带笑容,因而也被誉为“长江中的微笑天使”。在浩浩汤汤的大江中,这一抹微笑已绽放了多久,人类又是何时和这可爱的精灵有了联系?南京博物院的一件藏品有助于解答这些问题:至少在4000多年前,长江边的先民们就已捕捉到江豚的微笑,并根据它的形象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11 0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三彩黑釉马这样见证丝路文明交流 1981年,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在河南省洛阳市被发现,墓中出土大量精美三彩器等文物,尤以一件三彩黑釉马最为珍贵,是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来自西域的墓主人安菩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这件三彩黑釉马珍贵在哪里?如何见证一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曾任洛阳博物馆馆长、现任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馆长的李文初,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11 0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手工织就新光景 千年黎锦见风华 2024年12月5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0 0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一碗广西米粉里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近年来,柳州市积极推动传统美食螺蛳粉实现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将小米粉做成了“三个百亿”的大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09 0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儒学为当今世界带来哪些启示?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观念,即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宇宙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一跨越时间的智慧,正为当今世界带来有益启示,鼓励人们积极推动全球生态和谐及数字技术的人性化发展。 09 0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苏州陆巷古村:太湖之畔的状元故里,岁月深处的古韵今风 太湖之滨,莫厘峰下,坐落着一个典型的江南村落──陆巷古村。明清厅堂牌楼鳞次栉比,世代勤耕向学人才辈出,传承至今的古建与文脉令人倾心,被称为“太湖第一古村落”。而在古色古韵的背后,是多方努力的古村保护生动实践。 08 0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
年轻人成带头人 非遗工坊从乡村走向世界 2016年,陈国桃第一次带着苗绣作品到欧洲多国参加巡展。“那是一个冬天,我发现当地人喜欢穿风衣,哪怕是老太太也会踩着高跟鞋露着脚踝,非常时尚。当时我带去的苗绣是传统的红色、黄色、粉色等艳丽色彩,那边的艺术家告诉我,可以再有一些颜色比较稳的作品,适合搭配日常穿着。” 08 01, 2025 0 登载于 中国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