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筑地鸭脷洲街市 海鲜饭堂
- 登载于 中国万象
常言有道:“欲尝海上鲜,莫惜腰间钱。”香港人是海鲜痴,但要大鱼大肉,吃虾拆蟹,又要荷包不受伤,颈上不流血全身而退,很难。
不过,近年却有个地方,获中外名厨、食家饕客盛赞不绝,说这里不缺矜贵鱼王,也不乏本地小鲜;最吸引是价钱合理,且可即买即煮即食。周末来这里吃顿在地Seafood Brunch,比西贡、鲤鱼门更精采,是名副其实的海鲜胜地,堪称港版筑地,这里是─鸭脷洲市政街市。
近渔得食 特别关照
鸭脷洲市政大厦,邻近鸭脷洲大街,该处原为填海地,于1999年启用,楼高6层,地下是街市,二楼是熟食中心,为前市政局的第一座冷气市政大厦。然而,区区市政街市变身海鲜食堂,绝非一朝一夕,故事得由避风塘对岸的香港仔鱼类批发市场讲起。
凌晨四时,渔船泊岸,一箩箩生蹦活跳的鱼、虾、蟹,被运进各大批发商的鱼缸或门外的车队。松哥,神话松记海鲜批发的掌舵人,正为台风而锐减的海鲜而烦恼。“做这行最紧要勤力,所谓晨光第一线,便要起来工作了。”他边说,边盘算开市动向,那种海鲜量多,要便宜地卖,那些海鲜量少,可托高价钱。松哥自小在香港仔长大,经营海鲜生意17年,既是鸭脷洲市政街市的批发之一,亦自设档口做零售。“鸭脷洲大街很有趣,就好像围村一样关系密切,水上人大多也有亲戚关系,小时候身边的朋友不是家里有渔船,也是在街市卖鱼,街市里自然熟人多,好货都预留给他们,所以海鲜质素比外面的要好。”他解释道。
五、六十年代,鸭脷洲沿岸仍泊满住家艇,建满棚屋,随着填海发展现代化,渔民上岸到大街居住,往市区营生,后来建成的市政街市,依然聚集了不少渔民后代。松哥指街市档口,不少也是旧日在大街对出波地摆档,再由政府安排恩恤徙置上户,家族式小本经营,租金比外区便宜,海产定价自然实惠。“而且档口之间从不会争生意,款式各有主打,像我自己档口主打贝壳类,若有时客人想找某某海鱼,我们没有货也会介绍到隔壁,甚么同行如敌国,在这里从不发生。”松哥道。
渔民之后 独家货源
正午之前,批发市场的海鲜陆续抵达鸭脷洲市政街市。街市中的鱼档,门面不似西贡、流浮山,甚至市区街市那些大型海鲜档般光鲜堂皇,摆卖日本直送长脚蟹、加拿大巨型象拔蚌等矜贵飞机货,但只要留意脚边的鱼缸、冰台、发泡胶箱,或找来经验丰富的档主问问,总会找到同样好吃的时令海鲜。“今天嘛?人多的话就吃大老鼠斑吧!”有记鱼台老板有仔,随手便从放在地下的红A水盆中捞出一尾近两斤的野生老鼠斑。老鼠斑位居香港“四大鱼王”之首,皮色晶白带斑点,味浓肉滑,是宴客摆酒的派头指标,平日仅在高级酒家见其踪影。放下鱼王,有仔又拿起一尾外皮凹凸嶙峋,橙橙黄黄,状似珊瑚岩礁的深海怪物。“这石头鱼也好吃啊!可以油浸或者清蒸,鱼肉像鸡肉般滑,不过就是眼看手勿动,此鱼背刺带有剧毒。”
有仔也是渔民家族,之后上岸卖海鲜,再刁钻的海鱼,他们也吃过。“三刀、冧蚌、荷包鱼、七日鲜,这些都是我的爱鱼,现在量少,能够收回来,也自己留下尝鲜吧!”他笑说。他说长得似观赏水族鱼,仅手掌大小,浑身鲜黄的荷包鱼,近年更是升价不少,越来越难找。“荷包鱼吃起来那鱼油齿颊留香,叫人难忘,加上没有养殖,一定是野生的,几两重已经要价$200、$300,往往告知食家熟客有货,他们便会呼朋唤友,前来特地品尝。”有仔更指,这些刁钻小鲜大多来自近岸水域,不过是一些退休渔户,日常出海闲钓回来。“很多公公婆婆一早出海打网仔,有时网到这些好东西,卖个好价钱,在此寄卖赚一顿茶钱罢了。”有仔的贴士是,艇家大多中午便带鱼获回来吃饭,生客大可十二时来街市碰碰运气,幸运的话便有机会碰到这些好鱼。
烹鱼老手 大巧不工
遇上好鱼,就地即煮即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做法就像韩国首尔鹭梁津、釜山机张那般,几步路程,一条电梯,上二楼熟食中心即可加工处理。不要看熟食中心间间似茶记卖咖啡,实情都是烹调海鲜的高手,不少名人食家也是座上客。“要讲到访过的名人,第一个是刘健威,第二个就是蔡澜,记得蔡澜有一次给人骗了买一尾大鱲鱼,那尾鱼大大一条,却不怎么好吃,肉粗得很。”市政大厦二楼陈新记老板忠哥,讲得眉飞色舞,似回忆昨日的事一般。
他三岁便随父亲搬到鸭脷洲做大牌档,卖手打鱼蛋粉面。那时全鸭脷洲有十二个牌档,原在大街球场烂地经营,后来市政街市落成,便只剩下栢记、珠记、耀记、德发、食记,与忠哥一家经营的陈新记。他们扎根鸭脷洲70年,现在生意也逐步交到第三代。“以前不是做海鲜的,政府那时规定是这样的,你卖咖啡就只能卖咖啡,不能卖别的,搬上市政大厦后,就甚么也可以卖。”他说,那时城巴在附近设车厂,巴士司机下更吃午餐,便开始买海鲜进来,让他们这些茶档加工料理,谁知愈做愈红。忠哥说这里独一无二,生意遇上沙士、肺炎也不怕,要不是限聚令,每逢午市、茶市,一层熟食中心足足坐满六、七百人,十分热闹。
“我们自家没卖海鲜,不会像外面会调货。”海鲜加工收费实惠、公道,或是这里生意之道,明码实价,忠哥做姜葱炒、红焖、椒盐,统统收$50/斤起,清蒸、白灼则$40/斤起。做法没有创意花款,精美摆盘亦欠奉,但胜在火候准绳。姜葱炒蓝蟹,油泡再炒,不失鲜味。椒盐鲍鱼、濑尿虾,猛油快炸,干身香口,不失鲜味,但最好的始终是蒸鱼。“蒸鱼要留意时间,鱼身大小,厚薄不同,都要分门别类,好像我们这个9,000火数的蒸炉,蒸泥鯭不用5分钟,蒸斑类就需时11、12分钟,我们从不用校闹钟看时间的。”天天蒸鱼吃鱼的忠哥,讲得轻松,但在忙乱的厨房中,由小小的荷包鱼、带鳞的将军甲、厚肉的白鲳,也蒸得恰到好处,鱼肉从不过老,绝对是经验之谈。
饕客心水 街坊名物
平民熟食中心,没有靓景,装修欠奉,能够打出名堂,亦有赖一班食家名厨识货,资深食评人KC早在十年前,已经是这里的常客,不时撰文推介。“其实我不是专程走来鸭脷洲的,那时巧合在这边民政处工作,才跟这街市的朋友熟稔起来。”KC说。后来,他更在这里为网友粉丝,办过几次海鲜饭局,单单办货每趟便是两、三万港元,相熟的海鲜档主,只要收到KC一个电话,便马上为他预留好货。荣兴鲜鱼老板肥仔与KC是相熟多年的老友,一见面就问KC何时再办饭局。“我知道他的口味,甚么也会为他预先准备好。”肥仔说道。一边便捞出斤多的红斑与腊肠斑,两尾好鱼让KC挑选,红斑虽好,但腊肠斑虽较冷门,但必是野生,鱼味上佳,肉质爽滑不输东星,坊间多见冰台货,游水少有,而且比红斑值得,便马上要下。接着,KC眼尾留意到一盘本湾奄仔蟹,老实不客气便说:“给我些够膏的,不然待会出来不好看啊!”
光顾十年,是日靓货总不会错过,但有一款海鲜,KC吃过又吃。这正是九节虾,虾身只比赤米大一点,仅尾指般的大小,但KC见到依旧拍手叫好。“九节虾是这里的代表作,我有时独个前来,就为净食一碟虾。”KC说,九节虾大多也是近岸的虾艇捕捉,可遇不可求,白灼尝鲜,虾头多汁水润,虾身爽脆甘甜,甜度是一般的海中虾,甚至再贵价的花竹也没法比。正是这些本地海产的鲜甜,留住老饕。“西贡海鲜酒家吃海鲜,鱼鲜大多也是飞机货,甚至是从香港仔运往西贡,选择比这里真的差太多,而且这里的鱼档尚算老实,海鱼、养鱼如实相告,你总能买到好东西。”KC说。
食家推崇市政街市刁钻罕有的本地海产,但在这里又何止鱼虾蟹,其实尚有许多地道驰名小吃,识途老马来吃海鲜之余,也必点熟食中心卖的炸三宝,三宝非甚么煎酿三宝,而是生炸新鲜手包虾肉云吞,还有昔日水上人拿手的门鳝鱼皮、鱼片头,全部即叫即炸,香口非常。陈新记的南乳猪手也是名物,件件焖得酥软,连皮带筋,卤药风味十足,不比区外名店输蚀。海鲜餐欠一份甜点,看看隔壁在叹茶的街坊吧!奶茶旁边炸得又脆又香的一口西多,堆得似座小山,淋上炼奶、牛油,一口一件,甜腻烫嘴。
小小一个街市引人入胜,这道全港独有的邻里风景,其实并非理所当然。在这营生的海鲜档档主,总跟记者诉苦,工作辛苦湿手湿脚,年轻人不愿入行,无以为继;讲起那些罕有的三刀、冧蚌,又慨叹艇家退休,渔获不如前;老一辈的街坊,又叫你看看避风塘,渔船虾艇给豪华游艇取代……美味海鲜或许只是引子,这个社区背后其实有更多更多,值得我们注意、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