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风味菜肴 “拉仔茄”最开胃
- 登载于 小城故事
本报惠清/报道
只要是砂拉越人,都知道有一种野生圆形、呈青绿色,成熟后转为亮丽黄色的茄子,俗称为“拉仔茄”,也叫算茄子。
这也是砂拉越长屋和甘榜四周围常见的一种茄子,是原住民桌上菜肴。
根据务农的朋友说,即使要种“拉仔茄”,也只能在新开辟的土壤上种植,它也很“小气”,只能让他自然生长,千万不要因为它“躲”在草丛里而忙着拔除杂草,这反而会让它“死翘翘”。
至于在“老地”种植,就别白费心机了。在种植时,或许茄苗长得很茂盛,但最多也只结一两粒茄子,就活不下去了,只能在新开辟的土地上,才有好收成。
以往产量多,再加上非达雅人不懂得使用,因此价格非常便宜。
如今,砂拉越各种族,尤其是华裔都懂得它有多美味时,“拉仔茄”的价格就不仅仅翻倍,而是贵得让人难以相信,高峰期一公斤叫价17、18令吉,盛产时也不下8令吉,一粒不大不小的“拉仔茄”也要花上好几块钱。
拉仔茄熟透时,呈亮丽的黄色,肉实多仔,酸味,所以在料理时往往要用海鲜做配料,才能煮出其特有的味道,这以往只属于山居原住民的菜肴,如今成了城市人喜爱的酸辣汤的最佳用料。
这种也仅在砂拉越才有的“拉仔茄”,是人人都爱吃的食材,其料理非常简单,能够煮汤也能干炒,不过煮酸辣汤的前提是,配料一定要放海鲜,无论虾、鱿鱼,或是煎过的鱼类都可以。尤其是入口即化的软骨鱼,再加上带酸又鲜甜的“拉仔茄”汤汁,真是美味无比。
此外,青炒“拉仔茄”,再加点江鱼仔或虾米也让人垂涎三尺。
把“拉仔茄”洗干净,切成簿簿的新月形,这样比较容易熟透,不必去皮,煮熟后,茄皮会自行脱落,也不必去籽,在烹煮时籽会沉淀在汤底。但如果是怕酸,就去些籽吧。
其他的配料是辣椒、红葱、蒜头、大葱、香茅、虾米,份量依个人口味而定,将这些配料混在一起。
起锅把油烧热,放下剁烂的配料,用中火炒至溢出香味,放入切好的“拉仔茄”、撒下少许盐,加热水。
“拉仔茄”煮得熟透时,其果肉是晶莹剔透的,这时加入番茄、然后加入虾,滚熟后便可上桌。
煮这道菜时,“拉仔茄”的酸甜味飘满整个空间,趁热配饭吃,令人胃口大开。
还有一种轻松简单的煮法,就是加上罐头辣鱼,省时省事,味道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