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唇街望族系列四】拿督黄锡琦家族之 为官清廉的拿督黄锡琦

拿督黄锡琦伉俪(前排居中坐者)与儿女的全家福照片,后排左起为大女儿黄莹、长子黄亮医生、老幺黄天佑、二女儿黄惠与小女儿黄晶。 拿督黄锡琦伉俪(前排居中坐者)与儿女的全家福照片,后排左起为大女儿黄莹、长子黄亮医生、老幺黄天佑、二女儿黄惠与小女儿黄晶。

古晋老故事 / 李振源

位居工程司,亲身参与各发展项目的策划工作,为避开以权谋私之嫌,黄锡琦以身作则,绝不涉足产业市场,亦严禁家眷与下属炒卖地产,树立了清官的典范。

体格魁梧,一副虎背熊腰身材的拿督黄锡琦,是位性格耿直,脾气刚烈兼有些急性子的血性汉子,这也恰恰吻合了“工程人”的个性,因而在工程局服务期间,他除了抓品质也讲效率,力求每项工程都能如期竣工,降低因延宕所带来的损失。

1948年投入公共工程局,黄锡琦被上级分派到的任务之一,便是负责设计和督建邦斐路的蓄水池,牛刀小试,果然不负重托,如期于邦斐路的一座小山丘上,以钢骨水泥打造了一个巨大的圆形蓄水池。

此座蓄水池一直沿用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依然为邦斐路、老打鸡山路与中央路一带民众,提供充足的水供。

虽然黄君当年是名门望族之后,又是首位留学归来的工程师,但他在工程局却是从基层作起,并以任劳任怨与谦虚的精神,和同僚们一起工作,他的虚怀若谷以及专业素养,很快就受到上级的赏识,在职期间便被推荐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工艺学院深造,同时不断的给予升级的机会。

上游勘测水源

独立之前,古晋的食水主要依赖马当山脚的蓄水池,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寻找更充裕和永续的水源,成了政府迫切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拿督黄锡琦在1962年,获升任为工程局水供单位的高级执行工程师,肩负起这个勘测水源的重任。

往后的数个月时间里,他不辞劳苦的乘坐小舢舨,沿着砂拉越河溯流而上,在巴都吉东的河畔丛林间扎营,清楚记录每天潮汐的水位状况,以及上游支流的山水流量,最后作出了一份拥有详尽数据作佐证的报告书,敲定了在巴都吉东设立抽水站的位置,紧接着还在当地建筑过滤站、埋设水管,为今日的古晋自来水供应,写下新的篇章。

完成了巴都吉东抽水站的工程,黄锡琦于1964年,从省工程局升调至州总局,出任助理局长的高位,监管设计与施工部门,翌年再升一级,官拜副局长之位,同时他也在这一年,着手筹组马来西亚工程师协会,砂拉越分会的事宜,还在1967年出任分会首届理事会的会长职。

70年代,黄锡琦向时任砂州副首席部长拿督沈庆鸿讲解古晋税务局滤水站的运作情况。

升任工程局长

居官时表现杰出的他,在1968年正式出任砂拉越公共工程局局长,还兼任了古晋水务局、诗巫水务局的董事部主席、布洛克船坞总经理等等法定机构的管理层要职,他在1977年荣休,卸下肩头的重任,享受快乐的家庭生活,且在1981年,荣获州元首敦阿都拉曼耶谷颁赐“拿督”勋衔。

回顾拿督黄锡琦在工程局任内的卓越功绩,尤以改善州内的基本设施最为显著,性格刚直敢言的他,不断的向内阁提呈筑路和建桥的计划,使州内的陆路交通系统更臻完善,当中包括了早期的机场新路、古晋干线和砂拉越第一干路等等。

身为工程局的最高领导,拿督黄可谓日理万机,每天都要忙碌的主持各项会议,参与内阁简报,到各地视察工程进度,所以于任内几乎跑遍了州内各城镇,包括了偏远的内陆山区。

担任工务司的拿督黄锡琦(左),陪着本州第二任首席部长拿督达威斯里主持鲁勃安都大桥的通车礼时一瞥。

接获死亡威胁

他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对工程品质与进度的诉求,和体贴下属的亲和力,迄今一直为老部下们所怀念,然而在他全力推展州内的基本设施建设时,也曾遭受到生命安全的威胁,收到邮寄子弹的警告。

其实在拿督黄担任工务司的20世纪60年代,本州的保安局势相当恶劣,当时在乡区活动的地下武装组织,咸认政府开辟从城市通向乡镇的公路计划,目的是要方便保安部队长驱直入,展开军事围剿行动,因此便进行多方的阻挠,而作为工程局头领的拿督黄,更是他们对付的目标。

曾多次收到子弹邮包的拿督黄,虽然生命遭到威胁,但他从不为之所动,因为他坚决认为修桥筑路是为了改善民生,所以义无反顾的把各项计划推展下去,也许是仁者无敌吧,婉拒保安当局提供随沪保镖的他,幸未遭受到武装份子的袭击。

正因为直接参与各项筑路造桥等庞大计划的制订与执行,拿督黄锡琦是极少数最先掌握未来发展蓝图资讯的要员,倘若他怀有私心,预先在拟议中的发展区低价搜购地产,则肯定能在日后发个不清不楚,然而严守为官清廉高风亮节的他,在家或对外,都对这些发展机密守口如瓶,非但自己不会以权谋私,同时禁止家眷和下属涉足产业市场,以身作则的树立清廉的榜样,因而深得上级和普罗社会大众的佳赞。

20世纪70年代,随着斯里阿曼行动后,保安与政局的情势好转,州内的经济起飞,各种官方工程如火如荼的进行,作为工程局的舵手,拿督黄更是忙个不亦乐乎,在此期间完成的重大建筑物,包括了砂卓路的敦拉曼大桥和敦拉昔展览馆等等。

说起这座与博物院遥遥相对的展览馆,当中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即是在1973年初,他接到当时的首席部长拿督阿都拉曼耶谷下达的一项十万火急命令,要他的部门在半年内完成此座展览馆的建筑工事。

原来在较早时,拿督拉曼在首都晋见当时的首相敦拉昔,邀请他在行将到来的国庆日莅访古晋,主持砂拉越通过合组大马获得独立10周年的一系列盛大庆典,同时为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展览馆主持开幕。

在拿督拉曼向首相发出邀请时,非但未事先照会工程局,就连展览馆的图测都没有,拿督黄骤然间接到此指示,当真是有苦自知,但因首长已向联邦夸下海口,他不得不全力以赴,所以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即席画出展览馆的草图,随后马不停蹄的开跑,日以继夜的于边设计边施工中赶建,总算不负重托的如期竣工,让州层峰上下舒了一口气。

1969年黄锡琦与首席部长拿督达威斯里为古晋机场公路主持通车礼。

拿督黄锡琦的爱妻拿汀王秀心(1922--2015),出生于泗里街的拉让江海口区,祖籍福建同安,父亲是当地的华人甲必丹,家境小康,十多岁时父亲不幸仙逝,母亲带着儿女们举家迁来古晋,寄宿于舅父在甘蜜街的杂货店楼上。

她早年在位于汉阳街的民德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初中毕业后进入圣玛丽学校修读英文,日据时被迫辍学,1945年光复后,应邀到大埔会馆所办的大同学校,和广惠肇公会所办的益群学校担任夜校的义务老师。

后来应聘到中华小学第二校执教,并在黄君的姐姐芳兰的拉线下,认识了当时也在教书的拿督黄锡琦,一对年轻人逐坠落爱河,而在1947年步上红地毯的彼端,婚后拿汀扮演着相夫教子的贤内助角色,两人共育有二男三女。

长嫒黄莹出生于1948年,在古晋圣德丽莎中学毕业后,远赴英国修读秘书课程,目前定居澳洲,育有三名儿子,她的妹妹黄惠,亦是英国学成归来的专业美容师,自创美容院于朋岭路,夫婿沈文雄为电力工程师,是本地一家著名工程顾问公司的东主之一。

排行第三的儿子黄亮,在古晋圣若瑟中学毕业后,赴英国苏格兰学医,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外科专科医生,目前定居加拿大,妻子宝玲是专业护士,两人育有三名女儿。

他的四妹黄晶,在英国考取法律学位后,再赴澳洲墨尔本攻读法学硕士,她亦定居澳洲,育有一男二女。

家中的老幺黄天佑,在中学毕业后便赴加拿大攻读工程课程,学成后在当地经营工程公司,他公元两千年后返回古晋定居和创业。

黄天佑君长袖善舞,身兼独立广场控股有限公司、独立广场管理有限公司、河景酒店有限公司及360酒店集团董事经理,除了专注于商业领域,他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由于他功在社会,在2015年获州元首封赐“拿督”勋衔。

拿督黄天佑与与妻子Annza Wong Cordero育有两男一女。



Last modified onTuesday, 16 April 2019 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