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依赖短效支气管扩张剂 气喘患者为方便性失了安全性

过度依赖短效支气管扩张剂 气喘患者为方便性失了安全性

(健康医疗网/记者蔡诚报导)一名20多岁年轻女性,自国小时即被诊断出慢性气喘,为求方便并未定时至医院回诊追踪,而是自行购买短效型支气管扩张剂使用,直到去年四、五月季节交替时,病情急性发作,紧急就医检查后才发现肺功能已经严重衰退,抽血检测发炎指数遽增,最后定期就医,并搭配适当治疗,三个月之后才稳定控制各项数值。

全球约有3.3亿人患有气喘,为一种呼吸道慢性发炎疾病,若发炎情形严重会导致支气管紧缩、呼吸气流阻塞及气道过度敏感,进而产生呼吸短促或伴随喘鸣声、慢性咳嗽、咳痰与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并发呼吸衰竭、气胸等高致命性并发症。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胸腔内科黄建文主任表示,过去气喘药物主要有两种:一为吸入性类固醇,协助减少呼吸道黏膜上皮之过敏性发炎反应;二为支气管扩张剂,藉由扩张支气管来避免产生气流阻滞,依药效又可分为长效及短效。

过去气喘治疗指引仅指出,长效型支气管扩张剂使用必须搭配吸入性类固醇,单独使用恐增死亡风险,但黄建文医师提醒,全球气喘倡议组织(GINA)自2020年起即提出警告,过度使用短效型支气管扩张剂也有相同危机。

使用上何谓过度?黄建文医师解释,过去认为一个月使用一只或以上吸入型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才算过度依赖。但根据最新研究显示,一年只要使用超过三只,即喷超过600次,就可称为过度依赖。

黄建文医师强调,2021年最新气喘治疗指引中,强烈建议有使用短效急救药物需求时,同样搭配吸入性类固醇治疗,可保持良好生活品质同时减少急性恶化机会,进而避免气喘患者面临死亡风险。

针对持续性气喘患者,可以长效型支气管扩张剂搭配吸入型类固醇做长期的抗发炎治疗,气喘患者如因距离、行动不便等因素难规律至医院回诊,也可就近到基层诊所寻求专业协助。

气喘患者最重要的还是定期回诊,追踪评估相关症状、肺功能或是否有共病产生。黄建文医师分享,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临床上观察到许多患者不敢到医学中心回诊而擅自中断治疗,其实这样会增加气喘急性发作的机率,反致患者病情危险性提高 。

黄建文医师说明,现在包括健保署和胸腔医学会,都致力于推行医院与诊所之间的双向转诊,这样才能将彼此的优势放到最大。

举例来说,基层诊所医师诊断时如觉患者有抽血、肺功能检测或甚至胸腔电脑断层等精密检验需求,可将其转介到仪器、设备较多的医院,再将检验结果带回诊所供医师参考;医院也可在患者病情稳定控制的状况下,让患者就近回到便利性高、看诊费用较低的社区基层诊所,改善并提升看诊的品质。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Wednesday, 12 January 2022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