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国人大】2年内制订修改17部法律 强化公共卫生体系

  • 登载于 国际
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主席团开会后召开记者会。 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主席团开会后召开记者会。

(北京22日电)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主席团周四(21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张业遂当晚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目前全国有30多部与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有关的法律,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反映仍存在短板和不足。人大常委会已制订计划,成立了专班,计划在2年内制订修改法律17部,适时修改法律13部,完善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

张业遂表示,疫情发生后,人大常委已迅速行动出台《关于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决定》;审议《生物安全法》草案、《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部署启动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的立法、修法工作;宣传解读疫情防控法律,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张业遂又表示,人大常委会将通过立法、修法,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重点完善新制订的《生物安全法》草案;尽快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争取今年下半年提交审议;尽早完成修改动物防疫法、修改国境卫生检疫法、评估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完善。

另外,此次大会将审议《民法典》,张业遂指出民法典草案共分为总则、物权、合约、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7编共1260条,先后10次通过公开征求意见,是中国第一部民法典,是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是中国几代人的夙愿。

本次全国人大共有2956名代表,目前已有2902名代表向大会报到,本次会议为期7日,将于周五(22日)上午开幕,下周四(28日)下午闭幕,共安排3次全体会议,分9项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