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不怕中国施压 专家揭3大反制手段

  • 登载于 国际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3招可以对付北京施加的压力。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3招可以对付北京施加的压力。

(综合22日电)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众议院答覆质询时,提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存亡危机事态,而日本政府可行使集体自卫权,引发北京强烈反弹。中国随后再度宣布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对此,东京佳能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山下一仁分析,日本握有三项具备实质效果的反制手段,可望在外交与贸易层面牵制中国。

根据日媒《President Online》,中国政府不仅猛烈批评高市早苗,更再度以水产品安全为理由,宣布停止从日本进口水产品。面对中国以经济手段施压,日本政府是否只能被迫承受?山下一仁指出,日本至少可以透过WTO、TPP,以及拓展新市场等三大手段进行回应。

手段一:向WTO提诉 彰显中国限制措施具政治动机

山下表示,中国此次采取的进口停止措施虽以食品安全为名,但其实明确带有政治意图,且中国外交部已公开将理由指向高市的言论。这类透过政治施压达成的限制措施,在WTO规范中并不被允许。

目前WTO上诉机制因美国阻挡委员任命而停摆,但日本仍可向第一审纷争处理小组(Panel)提诉。虽然Panel裁决无法进一步进入上诉程序,但仍具有国际公信力,有助于向全球揭露中国违反自由贸易规范的事实,并在舆论上扭转局势。

手段二:善用TPP 以“台湾优先”施压中国

第二项更具效果的反制工具是TPP(跨太平洋夥伴协定)。山下指出,TPP自由贸易圈已因英国加入与韩国表态有意加入而持续扩大,目前中国与台湾皆提出申请。

他认为,日本等成员国可要求不遵守WTO规范的国家不得加入TPP,藉此对北京施压。此外,中国过去在加入WTO时曾极力要求优先于台湾,因此若日本与其他成员国在TPP加入顺序上暗示“台湾优先”,就能有效挑动中国的敏感神经,迫使其重回谈判桌。从长期来看,TPP的制度性压力远比WTO单一案件具更强的效果。

手段三:拓展中国以外市场 削弱北京经济威胁力

山下指出,要从根本解决问题,日本必须逐步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特别是在水产品出口方面。北京之所以能以经济制裁方式施压,是因为中国市场规模庞大,而日本企业长期依赖该市场。

他以澳洲为例,指出中国曾因不满其公开指责新冠病毒起源于中国而禁止澳洲大麦与牛肉进口,也曾威胁以掌握稀土供应为筹码。但美国企业已与沙乌地阿拉伯合作开发稀土精炼设备,目的就是削弱中国对全球供应链的主导权。日本亦可采取同样策略,扩大出口至多国市场,使中国无法再以进口限制作为施压工具。

北京的面子战恐成反效果

山下强调,中国此次以政治理由启动贸易制裁,与其过去多次向他国施压模式相同,但在WTO与TPP两套制度框架下,日本完全有可能从国际化、制度化的角度反制。尤其北京极度在意面子与国际评价,一旦因日本的策略被迫在国际场合接受谈判甚至让步,其面子将大受损害。

他认为,日本不应只是挨打,而是应主动运用国际规范与多边机制,才能真正削弱中国的经济胁迫能力,避免日本在类似议题上一再成为政治报复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