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禁日水产冲击有限 日媒:业者早分散市场
- 登载于 国际
(综合21日电)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台湾有事”答询引爆外交风波,中国再度暂停受理日本水产品进口。然而,相较2023年全面禁令造成的重创,这次日本水产业界反应明显冷静得多。业者坦言,两年来早已深刻体会中国风险,出口策略有了全面调整,新市场布局也逐渐成熟。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导,北海道喷火湾11月中迎来本季首批干贝,首次竞标价竟比去年同期高出8成。虽然水温上升导致捕获量减少是主因之一,但北海学园大学教授滨田武士分析,市场仍对重返中国市场抱持期待。然而,在北京再度祭出新禁令后,这份期待瞬间被浇冷水。
《中央社》报导指出,今年5月底,日中才就水产品重启出口达成共识,依照协议,日本须完成放射性物质检验等科学程序后才能恢复出口。不料,青森县一家加工公司直指,“水产品根本被拿来当成外交筹码”,对中国的审查标准更加不信任。
北海道多家干贝产地也透露,这两年已加速改造供应链,例如导入自动剥壳机,以降低对中国加工厂的依赖。
日本当局统计,目前有697家养殖及加工设施申请出口中国,但真正取得许可的仅3家。业界指出,在如此高门槛下,就算全面停止出口中国,也不会再出现去年那种滞销、暴跌的恶性循环,影响相对有限。
滨田武士提醒,日本在粮食安全的思考下,更应强化让水产品回流国内市场、培养日本人的内需消费。
《富士新闻网》则引述北海道别海町一家扇贝加工公司代表伊势健表示,公司原本正等待出口中国的审查通过,如今刚看见希望,就被突然喊停,确实遗憾。不过,他强调这两年公司已成功开拓美国、欧盟等市场,“不管是海外还是国内销售,整体通路都已经稳定下来”。
高市早苗日前在国会答询时表示,若中国以武力封锁台湾,恐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引来北京步步施压。对此,日本网路上虽有担心下一步会不会轮到稀土、或只要不撤回说法,制裁就会不断升级,但支持声浪仍然不低。
不少网友力挺高市,直喊“不能退缩、中国是在试探她的态度,一定要撑住、面对不讲理的策略,日本也要强硬起来”。
自民党前众议员杉田水脉也在X上呼吁国民支持高市,“不要屈服于中国的压力,正在战斗的不是高市一个人”。前议员山尾志樱里则指出,中国一再用经济手段施压,已让全球更清楚看见其高风险本质,“反而会让各国加速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并认为高市没有必要撤回相关答询。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