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警告:深海采矿 或酿不可逆生态破坏
- 登载于 国际
(综合21日电)在国际社会加紧制定深海采矿规则之际,多名科学家警告,目前尚不清楚深海采矿造成的海底生态破坏是否具可逆性,或需多长时间才能恢复。
法新社报道,海底是地球上最后的“荒野”之一,如今却成为各国和企业竞相开采的对象,原因在于深海蕴藏着大量电动车等新兴技术所需的关键矿产,尤其是富含钴、镍、铜和锰的“多金属结核”。
据了解,这些结核是通过极为缓慢的化学沉积在海底自然形成的,或需数百万年才能长出几厘米,生长速度非常慢,约每百万年长几毫米。
尽管部分企业声称能以“最低环境风险”方式进行开采,但环保组织警告,这一新兴产业将威胁尚未被充分认知、极为脆弱的深海生态系统。
近期,来自欧洲的科学家团队在牙买加金斯敦举行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会议时,提交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外界的担忧;这一会议旨在就未来深海采矿规则达成共识。
“深海生态修复研究计划”的项目研究员、法国海洋科学研究院专家萨拉赞说,目前所有尝试的生态修复措施都属于短期实验,但在数年内观察到的结果令人担忧,即生态系统并未实现恢复。“如果真要恢复,可能需要极长时间——是100年,还是1000年?我们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