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桂贤:砂医疗潜力巨大 需放眼国际吸引人才与病患
- 登载于 砂拉越

(古晋26日讯)砂拉越副总理兼公共卫生、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拿督阿玛沈桂贤指出,砂拉越医疗行业具备庞大潜力,但若要持续发展,不能局限于本地市场,而应拓展国际视野,同时创造机会留住人才,打造可持续的医疗体系。
他形容砂拉越的现况犹如“拥有一级方程式赛车手,却没有赛车”,即本地医疗人才虽具备国际水准,但缺乏相应的资源和平台支持。
人才外流冲击医疗发展
沈桂贤表示,近年来,不少年轻医生选择移民至澳洲和英国,导致过去五年内马来西亚注册的年轻医生人数锐减50%。尽管砂拉越仍有许多优秀人才愿意扎根家乡,但医疗体系的整体发展仍受人才流失影响。
他举例,砂拉越有不少达到国际水准的医生,如孙欣阳医生,不仅是亚洲胸腔学会的秘书,更是唯一来自东南亚的成员,同时受委为马来亚大学心胸外科客座教授。这些人才的存在,显示砂拉越医疗水平不逊色于国际,但如何让他们留在本地发展,是一项挑战。
扩大市场 砂医疗应吸引外地病患
沈桂贤指出,砂拉越仅有280万人口,本地医疗市场有限,因此若要推动行业成长,必须吸引外地病患,包括来自马来西亚其他地区及东盟国家的患者,以扩大市场。
“东盟地区经济崛起,人们对健康和保健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砂拉越拥有完善的医疗、养生及旅游资源,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吸引外来患者。”
他透露,砂拉越已在民都鲁设立首个小型心脏中心,可处理90%的心脏病患需求,让患者无需舟车劳顿前往古晋。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整体医疗覆盖率,也为未来砂拉越医疗体系的发展提供方向。
鼓励医疗人员回乡发展
谈及医疗人才的留任问题,沈桂贤坦言,他曾在澳洲执业,年薪高达300万令吉,而回到砂拉越后,仅能领取政府薪资3130令吉。然而,他认为,相较于薪资,回乡服务的意义更为深远。
“过去20年,我们的心脏中心已帮助24万5000名砂拉越人。如果我留在澳洲,或许能赚很多钱,但真正能帮助的人却有限。”
他鼓励砂拉越医疗人员回乡发展,强调尽管砂拉越目前无法提供与吉隆坡或新加坡相媲美的薪资,但医疗人员的回流将为本地医疗体系带来深远影响,也能在国家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
“如果大家都只考虑薪资,不愿回来贡献,当砂拉越真正具备竞争力时,机会早已被他人占据。”
他也呼吁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创造更具吸引力的环境,留住人才,并推动砂拉越医疗产业迈向国际市场。
拿督阿玛沈桂贤是于今日出席见证砂拉越大众医疗集团与IKHLAS CAPITAL达成战略合作仪式后,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了这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