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枝:家长应鼓励子女报考华文 未来在事业上有很大的帮助
- 登载于 砂拉越
(古晋3日讯)砂拉越诏安会馆主席拿督陈日枝鼓励表示,近年来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报考华文人数有逐年减少的倾向,这是一个不健全的现象,为什么学生成绩很好,都并选华文科考试。
据了解是华文科要考到A并不容易,不是不能但并不容易,有些同学为了能拿到全科A等成绩,所以放弃了华文科的考试。
“这项决定有待于思考与商议,砂总理拿督巴丁宜丹斯里阿邦佐哈里在8月31日出席独中球类比赛闭幕典礼上强调,华文、英文、马来文砂拉越都非常重要。他指出,砂拉越人要到中国经营生意,没有华文不行,或要邀请中国投资者来砂拉越投资,没有华文也不行。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系,经过专家的分析,中国要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系是指日可待。”
他指出,中国在科技上即AI 方面创新,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因此学生们应该报考中文,更够申请进入师训学院成为教师及到独中执教,这个只是其中华文的优良,更大的优点我们更应该宏光的看待报考华文之后,必须更勤劳学习中文,中文程度将会更好、更有所改善、对将来的就业与社会上的工作方面是会起着很大的作用与优势。
他呼吁,家长们应该再次的鼓励子女报考华文,相信将来对他们在事业上有很大的帮助。
砂拉越诏安会馆颁发会员子女学业优良奖励金,奖励在学业上有杰出表现的同学,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激励学生更努力的学习,求取更好的知识。
“除了优良奖励外,还对于课外活动亦给予奖励,鼓励学生们除了在学业上努力外,在课外活动方面亦有所发展,成为一个学问与课外活动皆优的学生。”
他表示,今日许多家长陪同孩子出席领取奖励金,家长心中有无限的喜悦,因为华人重视教育,俗语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今日孩子的学业优良,加长在方面亦尽了很大的责任,包括有些家长亲自教导子女,接送子女等方面的付出,子女的好成就,也是父母的安慰“颁发奖励金,真的能够鼓励学生们努力向学吗?”拿督陈日枝举例分享,他所经营的公司去年聘请了一名员工材料估价师(简称QS),有一天对方拿了一张照片给他,照片是此名员工就读中学时领取奖励金的照片。
当时,拿督陈日枝就问了该名员工,当年你领取奖励金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对方笑答,当年他求学的成绩是属于中等,不是特别好,在申请奖励金的的时候都没有拿到,后来在砂拉越诏安会馆接受了他的申请,他心中感到非常的安慰,因为有人对他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与认定,所以他更努力学习,考取了工材料估价师的专业文凭。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颁发教育奖励金对同学们的学业,起着更激励的作用,使他们更努力求学,除了拿到奖励金的同学之外,也希望能够激励今年未达到水准的同学,千万别气馁继续努力,来年希望能够领取到奖励金。”
他说,自从疫情结束之后,砂拉越诏安会馆活动也比较频繁,除了今日的颁发奖励金之外,在上个月的,青年团与妇女组在古晋节的乡属传统美事节活动中,推出了许多诏安传统美食、熏猪头皮、熏猪肉、焖饭、黑龟糕等等都得到非常好的反应,有些人怕购买不到这些美食,在下午3点、4的就到现场等候购买。
在发扬诏安美食方面,青年团与妇女组亦尽了很大的责任,除此之外,他们亦在参与独中、华小的义卖会。随着疫情的减缓,会馆的活动将逐年的增加,青年团与妇女组在有益青年身心发展上多加思考与进行类似的活动,引诏安同乡加入诏安会馆,壮大会馆的阵容。
55名优秀学生获得奖励金
较早时,副教育主任许孟康代读教育主任何逸菁讲稿,砂拉越诏安会馆今天颁发会员子女学业优良奖励金,共有55名优秀学生获得奖励金。
今年共有58位学生申请奖励金,经过评审之后,55位学生成绩达标获得批准。3位学生不合格,其中2位学生成绩不达标,1位学生因为婆孙关系而失去资格。
会员子女学业优良奖励金分别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大马高级教育文凭考试组(STPM)及课外活动组。
从今年起,凡荣获全国或国际学艺比赛前三名的学生,都可以获得课外活动优良奖励金,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争取优良成绩。
今年获得课外活动优良奖励金的学生,分别荣获2022年全国科技奥林匹克赛冠军及2022年马潮联青全国学艺比赛冠军。
砂拉越诏安会馆首开先河,颁发课外活动优良奖励金,希望可以取得抛砖引玉的效果,鼓励其他社团也颁发课外活动优良奖励金。
希望学生努力读书之外,更要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特别是学艺比赛和体育竞赛。
“相信社团颁发学业优良奖励金和课外活动优良奖励金,可以达到鼓励学生努力求学、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目的。”
至于成绩没有达标,无法获得奖励金的学生,千万不要气馁。相反的,只要今后加倍努力学习,总有一天凭着亮丽的成绩,获得奖励金。
父母用心良苦,莫不希望子女将更多的时间应用在学习上,考取优秀成绩方为上策,将来可以就读大学理想科系,才有机会出人头地。因此大多数父母不会支持,也不会鼓励子女花太多时间参与课外活动。
希望家长明了学生努力读书,考取优秀成绩,并不是教育目的。相反的,教育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身心灵健全发展,栽培健全人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