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rint this page

一滑就停不下来 专家揭抖音脑背后科学真相

短影音成瘾或是抖音脑的状态逐渐被科学界视为影响心理与神经功能的重大行为风险。 短影音成瘾或是抖音脑的状态逐渐被科学界视为影响心理与神经功能的重大行为风险。

(综合16日电)沉迷于YouTube Shorts、TikTok与Instagram Reels等短影音平台,不仅是时间管理的问题,短影音成瘾或是抖音脑的状态逐渐被科学界视为影响心理与神经功能的重大行为风险。

根据《富比士》报导,多项学术报告证实短影音成瘾(SVA)会改变大脑运作机制。2025年刊登于《神经影像》期刊研究指出,SVA会提高大脑的奖励处理活动,使人产生不断滑动获取短暂快感的冲动,却同时降低高阶认知控制能力,也就是理性判断与抑制冲动的能力。这种类似玩吃角子老虎机的脑部模式,让使用者容易陷入循环式观看,导致睡眠中断、忽略日常责任,甚至产生焦虑与失控等戒断反应。

SVA对年轻族群的影响更为显著。这群年龄约在18至25岁之间的成年人,对环境刺激与成瘾行为更为敏感。2025年《人类神经科学前沿》与《心理学前沿》发表的研究指出,大学生的SVA与更高的风险承担倾向、对影音提示的过度敏感,以及对忧郁与焦虑的易感性有显著关联。约半数的新兴成年人每日都会使用社群平台,平均观看短影音时间超过1小时,显示问题规模不容忽视。

短影音平台也成为错误资讯的温床。根据2023年Capitol Technology University的研究指出,约有五分之一的TikTok影片含有重大误导资讯。由于平台演算法优先推送吸引点阅的内容,而非资讯正确性,导致夸大、片面与虚构内容大量流传。更令人担忧的是,2025年《人类行为中的电脑》期刊研究显示,年轻使用者往往高估自己辨别假讯息的能力,却实际难以做出正确判断。

专家认为,预防SVA的第一步是觉察自身的使用状况,包括每日花费时间与观看后的情绪反应。若频繁出现不安、焦虑或后悔等情绪,应视为警讯。使用者应有意识地建立规律观看时间表,以避免随手滑动的冲动模式,同时提高对平台内容真实性的警觉。优先参与现实生活中的活动、与人互动,以及主动查证资讯来源,都是降低SVA风险的有效方式。对于已经出现困扰的人,寻求熟悉SVA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协助,将有助于恢复自我控制与生活平衡。

Copyright.1997-2025 International Times Sdn Bhd. Kuching,Sarawak,Malaysia. Tel:(60-82)48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