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桂贤:德教会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 证明“教德”精神获得广泛认同
- 登载于 砂拉越
(古晋12日讯)砂拉越副总理拿督阿玛沈桂贤表示,德教会展现出的团结精神和慈善奉献,正是砂拉越在迈向全面发展与建国上所需的重要因素。
他指出,砂德教会各阁会在举办活动时都会踊跃参与,展现团结一致的精神,这种凝聚力值得各界学习。
“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建国所需要的条件。”
他继称,德教会紫霞阁64年的传承,意味着超过三代人的努力,砂拉越建国期间必须效仿之,确保下一代能接棒做好,否则第三代的失败可能导致整个体系的衰败甚至消失。
也是砂公共卫生、房屋与地方政府部部长的沈桂贤昨晚出席砂德教会紫霞阁举办的孚佑大帝吕纯阳师尊圣诞、创阁64周年、赠医施药64周年暨肾脏基金会成立27周年慈善筹款晚宴,受邀致词时,如此表示。
与此同时,他表示,德教会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证明“教德”精神获得广泛认同,尤其在推动赠医施药、行善济世、不分种族施援方面,令人敬佩。
“今天很多人拥有财富,但却缺乏礼貌与知识。德教会强调德行教育,是社会需要的典范。”
谈及教育与人口结构,他指出,砂拉越有184所华小,目前约6万名学生,其中多达2万5000人为非华裔。
他声言,若华小只限华人就读,很多学校早已关闭变成老人院,所以需要广纳友族入学,德教会在这方面也应如此,必须吸引更多友族加入其中,让这项文化与信仰跨族群传承。
他强调,砂拉越之所以能够在族群和宗教问题上保持和谐,正是因为有坚实的基础建设和多元包容的理念,各族人民在建国过程中各司其职,才造就今天的安定繁荣。
展望未来,沈桂贤表示,砂拉越的目标是实现永续富强。
“砂拉越如今已步入富强阶段,关键是确保有稳定的持续性收入,并栽培具备丰富知识的年轻一代,为未来领导层接班。”
他也特别提到,砂拉越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是全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州属,因此需加快争取医疗自主权。
他解释,砂拉越本应拥有6000名医生,但目前仅有4000人,其中一半来自外州。一旦他们申请离开,砂拉越的医疗系统将面临极大压力。
“我们必须设立自己的医学院,培养更多砂拉越籍医生,并完善医疗设施,为老龄人口提供保障。”
此外,沈桂贤重申砂政府争取教育自主权的重要性,以便有更大空间培育本地人才,为砂拉越未来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他呼吁德教会全体继续积极参与砂拉越建国进程,共同推动一个包容、进步、富强的多元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