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纳吉日前宣布强化土著经济政策的五大主要策略,全面提升土著参与国家经济的程度,包括强化土著在企业界的持股权,以及非金融资产的拥有权。
有关五大策略,即:1)化土著人才培训;2)改善土著在企业界的股权;3)巩固土著在非金融资产的拥有权;4)提升土著经商及企业能力;以及5)加强传递系统的生态系统等。
强化土著经济政策的其中一项要点,是规定官联公司、政府相关公司及部门的大型计划将落实分拆工程政策,让更多土著公司获得工程机会,从而培养更多土著企业家和专业人士。
首相不讳言,这是政府答谢土著选民在全国大选中给予国阵大力支持的回报,但他强调强化土著经济策略,并没有对其它种族存有偏见。
政府计划提升土著经济,其实是贯彻一路来扶助土著的目标,也可视为新经济政策的一个延续,肯定会在马来人和土著社会受到欢迎,不过,华社党团则认为,国家经济政策的推行,应以全民受惠为最终目标,要求政府在加强土著经济的同时,不要忽略其他族群的需求和利益。
从五大策略可以看出,政府希望扩大土著参与和分享经济蛋糕的目的相当明显,部分可说是"量身订做",促使土著在国家经济占有更重要地位和获得更大决策权,改变目前华人强土著弱的态势,并进一步取得平衡。
毫无疑问,强化土著经济政策不是政治语言或口号,而是有计划、有步骤且设定议程的实质战略,政府扶助土著的用心可说昭然若揭,然而,新经济政策实行了卅年之后,还需要继续通过政策来强化土著经济,可见新经济政策所达到的成果有限,不能算是成功的,政府有没有从中汲取教训,检讨施政和作出调整,以免重蹈覆辙,是引人关注的事。
锐意改革的首相,除了推动政府转型计划,不可避免的要对土著权益给予照顾,所以答谢土著选民支持,其实是在情理之中,不过,却容易被解读为"政治化",我们知道,任何事情一旦被政治化,往往好事也会变坏事,所以,首相满足土著经济诉求的同时,也不能不顾及其他族群的感受,特别是决意当全民首相的纳吉,还是不能忘记要全面贯彻一个马来西亚精神的。
实际上,强化土著经济政策也符合政府扶掖弱势群体的努力,拉近土著和非土著在各方面的鸿沟,对国家有利无弊,然而,任何援助政策应确保准确到位,让真正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以加强竞争力,新经济政策卅年后仍然无法整体提升土著经济实力,说明只照顾特定少数群体的做法有欠完善,应有全面布局和切合实际,我们不希望强化土著经济政策最后只是增加汉堡小贩,而不是商贸企业家,并且养成依赖政府的习惯,永远抛不掉拐杖。
我们相信高瞻远瞩的首相,在落实强化土著经济的同时,也会创造良好公平的就业和商业环境,推动惠及全民的政策,毕竟没有任何国家的发展,只偏重某一特定民族而缺乏全盘规划的,种族化和政治化的危险,实在不能等闲视之。